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清洁 >> 清洁前景 >> 正文 >> 正文

协同推进固体废物三化助力减污降碳

来源:清洁 时间:2024/7/31
郑华国 http://nb.ifeng.com/a/20180412/6499385_0.shtml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

程亮陈瑾林民松

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同控制,通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简称“三化”),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未来一段时期提升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十三五”以来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十三五”期间,修订发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创新性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多措并举推进工业、生活、农业领域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水平大幅提升。

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持续推进,工业固废污染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国家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发布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督促矿山企业减少各类矿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贮存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尾矿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陆续修订发布,工业固废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相较于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有效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节能降碳。

生活垃圾分类初见成效,焚烧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开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分类”系统。全国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结构明显优化,垃圾焚烧比例明显增加,原生垃圾填埋占比大幅降低,有效减少了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恶臭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截至年底,全国累计在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厂超过座,焚烧设施处理能力58万吨/日,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约45%,初步形成了新增处理能力以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发展格局。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进展。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型农业加速发展,畜禽粪污、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截至年底,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比年分别提高了15个百分点和45个百分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有序开展,截至年底,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7%。全国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4年实现负增长,截至年底,化肥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化肥农药利用率明显提升。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减污降碳具有良好协同效应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实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于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我国固体废物种类杂、存量多、产量大、毒性强,据统计,目前各类固体废物累积堆存量约亿—亿吨,年产生量超过亿吨,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固体废物长期占地堆存和粗放利用,通过大气、水体和土壤等迁移转化形成污染叠加,造成严重的复合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安全。“十四五”时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协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控战,广泛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绿色工艺、清洁生产、产品生态设计,大幅降低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从源头实现固体废物减量。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固体废物资源化可以替代原生矿产资源,有效降低原生资源开采引发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优化固体废物处理结构,减少固体废物填埋比例,加快消纳存量增量固体废物,可以降低占地堆存带来的二次污染风险,有效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举措。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核心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协同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不仅能有效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还可以促进资源和能源节约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节能降碳的作用。在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方面,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减少生活源固体废物产生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增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利于减少原生材料开采和使用,强化秸秆、畜禽粪污等能源化利用能够替代化石能源。据相关研究和测算,每回收利用1万吨废旧物资,可节约自然资源4.12万吨,节约能源1.4万吨标准煤,减少3.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十三五”期间,我国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短流程”炼钢工艺与以天然铁矿石为主要原料的“长流程”炼钢工艺相比,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8亿吨。在无害化处理方面,以生活垃圾处理为例,减少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提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比例,通过热能回收发电代替化石燃料,具有控制甲烷排放和代替发电的双重碳减排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垃圾焚烧发电替代无沼气回收设施的露天填埋方式,有明显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每吨垃圾焚烧发电可以减少0.11吨二氧化碳排放。

以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建议

以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为着力点,推动生产生活绿色低碳转型。《方案》将温室气体减排和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在固体废物产生环节,强调工业、生活、农业、建筑业领域全面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一是推行工业绿色生产。依法实施“双超双有高耗能”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研究将碳排放控制纳入清洁生产审核,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改造,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源头减少固体废物产生。二是全面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深入开展全社会反对浪费行动,推广“光盘行动”。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加快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推广可循环绿色包装应用,推动包装印刷减量化,减少印刷面积和颜色种类。三是促进农业绿色化生产。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适度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渔光一体、鱼菜共生等多层次综合水产养殖模式,推进渔船渔机节能减排。四是推进城乡建设协同增效。优化城镇布局,合理控制城镇建筑总规模,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材,提高绿色建筑比例,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以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促进资源能源节约高效利用。《方案》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3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