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卢成汉
摄影记者邹斌
通讯员李军
百年江汉路步行街,见证魅力武汉。
行走在这条街上,街灯霓虹,游人如织,繁华的气息扑面而来。游客走累了,在街头坐椅上休息,你会发现,一尘不染。从凌晨3时到深夜12时,武汉市江汉区城管执法局环卫质检中心主任李伟带着环卫工人,将江汉路擦洗得干干净净。
“哪里有好吃的?哪里还有特色景点?地铁怎么乘坐?”10月23日,面对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这些问题,李伟组建的环卫导游班,热情解答。孩子走失了,帮助寻找家人;游客不慎将贵重物品丢失,他们硬是从几吨垃圾中找回,归还失主。
“环卫工匠”李伟,带领他的保洁团队,用绣花的功夫和人性化的服务,擦亮了百年老街,让它更具魅力。
用绣花功夫擦亮百年老街名片
10月23日,江汉路游人如织。极目新闻记者行走在全长1.4公里的武汉江汉路步行街,只见地面干净整洁,用手一摸座椅和果皮箱等城市家具,一尘不染。
而在街上,看不到一手拎着扫帚,一手提着撮箕进行清扫保洁的环卫工。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张伟给记者解开了谜团。
原来,张伟推行精细环卫作业,用绣花功夫,扮靓步行街。是他,在武汉市步行街上,首次使用了4辆吸扫车和20台手推式“清扫神器”,取代了人工的清扫保洁。
极目新闻记者现场看到,手推式清扫神器体积很小,前端有3把刷子,右侧刷子专门刷地墙面,路面边角地带。前头还有两只高压喷头喷水降尘。该神器经过之处,沙砾、树叶、烟头等可全部吸进腹中,一路“绝尘而去”。
李伟与环卫工交流吸扫车的使用功能
每天从凌晨3点开始,江汉路步行街每一处墙角到路面,环卫工要全面进行清扫与冲洗。6点钟起,环卫工对沿街果皮箱、垃圾桶、长椅、路灯杆、花坛用抹布擦拭干净,达到“一尘不染”。
早上7点钟后,一直到深夜12点,进入街面保洁。口香糖落在地面后,机械清洗不干净,灯杆、果皮箱上,有人趁机张贴牛皮癣。为了清除干净,李伟首创“环卫腰包五件套”,推进精细化作业,保证街面整治和环境提升。
“铲子铲牛皮癣口香糖,刷子用来扫烟灰和角落灰尘,喷壶配合抹布,清除油污等顽固污渍,清洁球用来擦洗不锈钢等金属。”环卫班长张秀芹向记者展示了五件套,“每天40多人三班倒,一直忙活到晚上12点,节假日24小时保洁。”
4台吸扫车一般在早上8时到下午3时巡回保洁。当天上午11时,一位女孩子不小心将奶茶泼洒在步行街路面上,吸扫车高压喷水,腹部吸扫盘将污渍吸进箱内,路面立即恢复干净。
李伟与环卫工交流吸扫车的使用功能
“由于人流量大,每天都要派它上场,时刻要保持街面洁净。”李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个吸扫车的效率比人工清扫保洁要高好几倍。
李伟与环卫工交流吸扫车的使用功能
年12月底,武汉下起了一场中雪。江汉路步行街有了积雪。为尽快融冰除雪,防止游客滑倒。雨雪中,李伟带着多名环卫工,遍洒融雪剂,铺设麻袋。大雪刚停,连续一周投入除雪战斗中。
由于大型机械无法开进步行街,除雪只能靠人工铲雪。为了加快除雪速度,李伟灵机一动,用夹板做成除雪神器——木铲,由三名环卫工操作,一人推两人拉,冰雪顺速归堆。途中,李伟感冒了,他吃药后,仍坚持战斗在一线,直到道路无积雪。
“环卫导游班”义务导游百万人次
10月22日晚,夜色下的江汉路步行街和中山大道上,悠久的历史建筑、地道的特色小吃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个由环卫工人组成的“导游班”,为游客提供免费导游服务。
李伟与环卫导游班的环卫工人交流导游技巧
从汉口民意四路至江汉路步行街米街道,是中山大道核心景区,负责该段环境卫生的是江汉区城管委清扫一队的56名环卫工。他们身着橘色环卫服,挂着蓝色“环卫导游班”胸牌,有些与众不同。
在中山大道工作20年的环卫工朱玉萍说,中山大道、江汉路步行街升级改造后,变美了,很多外地游客最爱问武汉哪家热干面最正宗,到武广或汉口江滩怎么走,甚至询问公厕位置,“有时一天要解答80多次。”
“为何不组建一支环卫导游班呢?”李伟说干就干,他在环卫工人中遴选出工龄8年以上,熟悉中山大道、江汉路步行街周边至少五条街道内地名的人兼任义务导游。
为增进导游班环卫工对这条百年老街的了解,讲出地道的武汉故事,他还邀请一些“老武汉”来讲历史。从那些老字号商铺、街居小作坊、特色武汉小吃开始,深入了解老汉口的历史文化。同时邀请导游培训师进行简短的授课,培训基本导游知识。
“我们主要掌握了解各种武汉特色小吃店的地点、特色、历史。另外还学习沿线近代建筑的历史文化、游览要点等。导吃导玩就不怵场了。”环卫工周师傅说。
年初,环卫工人组成的“导游班”就这样“出山”了。班长朱玉萍说,平时,每名环卫工人一天大约要给20多人“导游”,有武汉市民,有外地游客,还有不少前来问路的外国人。“因为不能熟练说汉语,有些外国人会在纸上写汉字。”
“一次,一名外国小伙在纸上写下‘武广’,知道他要寻找武汉广场。我给他画了个导航图。对方终于看懂了,伸出大拇指,表示感谢。每次帮助了别人,感觉自己有价值,挺开心。”朱玉萍说。
广州的刘女士和家人逛了中山大道和江汉路步行街,想找个位置吃饭,但人生地不熟。她从环卫导游班那里问到附近一家特色的菜馆,还了解了这家店的几道热门菜,“没想到,这里的环卫工人又热情、又专业。”
近4年来,环卫导游班提供导游服务过百万人次,得到游客的认可与好评。
翻3吨垃圾找回游客贵重首饰
清扫保洁一路,温馨故事一串。李伟说,环卫工作天天在街头,与市民游客直接打交道,遇到需要帮助的市民,全力帮助,这成为环卫工人的传统。
年12月24日晚上10时15分左右,武汉的罗梦欣女士在江汉路步行街逛街时,将揣在上衣口袋中的一枚红宝石耳钉,连同口袋中的纸巾,随手扔进了江汉路步行街上的果皮箱。
“完了,完了。”10分钟后,罗女士猛然意识到,婆婆在她结婚时赠送的两枚红宝石耳钉中的一枚,被她当成垃圾扔进了果皮箱中。
等她返回头时,果皮箱中的垃圾已被环卫工人清走了。情急之下,她向江汉路步行街清扫班班长张秀芹求援。
“你莫慌,我们尽量帮你寻找。”张班长根据时间推断,这个果皮箱的垃圾,应该运到了米开外的垃圾压缩车上了。“跟我们走。”张班长与班员一道,带着罗女士前往垃圾压缩车,一边通知司机赶紧停车压缩垃圾。
几分钟后,她们赶到压缩车旁。此时,3吨的压缩车已将送来的垃圾全部压缩进了车厢。在司机的配合下,上百袋垃圾从车厢内倒出地上,纸巾、塑料袋、食物残渣和瓶瓶罐罐堆成小山,罗女士与张班长赶紧一袋袋进行翻找,20分钟过去了,罗女士几乎绝望了。
当翻到第4袋垃圾时,眼尖的张班长,发现了一枚小小的红宝石耳钉。“就是它。”罗女士激动不已。她当即拿出现金要酬谢张班长等人,但被谢绝了。
12月31日,罗女士将一面“助人为乐品德高尚”的锦旗送给环卫工,以示谢意。
江汉路步行街高峰时,一天的人流量超过30万,人流中,一些孩子与家人走散。张伟说,环卫工人发现走散的孩子后,与城管队员接力,帮助寻找亲人。
据介绍,近5年来,多名孩子在他们的帮助下,回到父母的怀抱。
编辑:张依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