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往往是“没什么可写的”,就算是过生日也是千篇一律,吃喝玩乐,让人没有想写的欲望,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这是孩子懒,或者不知道努力,其实站在孩子的立场想想,平时看的都是名家名作,所抒所写都是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再回头看看自己的生活,那还真是没什么可写的了。
那么如何让孩子从“没什么可写的”走向“我觉得这个可以写写”,首先可以看看作文训练第一问,解决不肯写的问题,然后我们实操走起。
一、写一样最喜欢吃的食物
孩子心里“吃”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内容,你要问“你最喜欢吃什么”那肯定会踊跃地回答你,所以紧跟着下一个问题就是“你能把它描述出来吗”,还可以进一步提示从色、香、味等角度去描述得更全面,那下次爸爸妈妈买的时候就不会买错了。吃货们的动力一般是不容小觑的!
以此类推,还可以写一样喜爱的玩具,一部爱看的动画,一本最爱看的书等,“爱”就是写作的源动力!
二、写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
写爸爸妈妈、老师这类文章总是让孩子很违心,有些孩子按套路写,有些孩子就不愿写,理由就是没什么可写的。所以写人类作文训练从小伙伴开始比较容易上手,不管是赞美还是吐槽都有话可写。
从观察一个小伙伴开始,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第二个小伙伴、小区里最常遇到的清洁工、每天最熟悉却又很陌生的门卫等,写着写着,学会了观察和感知,再写爸爸妈妈也就知道能写什么了。
三、写一件你最想干的事情
孩子的世界没有什么大事儿,也不太明白什么叫有价值的事儿,如果做以上要求那孩子只能说“没什么可写的”了。经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