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清洁 >> 清洁市场 >> 正文 >> 正文

碳中和智能电网和配电网节能助力碳中和

来源:清洁 时间:2023/9/29
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 http://m.39.net/news/a_5910007.html
事件:3月19号,国家电网召开”十四五“规划会议,强调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预计未来更多细则将进一步出台。而就在前一天(3月18日),南方电网公司发布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方案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网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调控,提高新能源并网质量和效率。除了南方电网之外,四川省、海南省等多省市及国家电网等企业均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加大加强智能电网的投资建设。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装机量占比不断提高,南方电网“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到年推动新能源新增装机1亿千瓦,达到1.5亿千瓦,新增比例达%。而新能源装机量提升以及各种先进技术在电网中的广泛应用,也使得智能化、节能化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十四五”期间将迎来千亿规模的市场空间。一、能源转型要求电网建设更加智能化1)我国能源转型需要电力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还不能满足我国碳中和战略的需求,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仍然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量较高。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为38亿吨,占全球煤炭需求的一半;因能源消耗排放的二氧化碳为97亿吨,其中,因煤炭消耗产生的排放量占比78%。因此,要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能源转型加速迫在眉睫。能源转型具体指供需两个方面,在供给端由能源生产转向清洁主导,就是大力发展核电、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在需求端,要推进能源使用转向以电为中心,工业、交通、建筑领域用能方式加快转向电能。能源转型要求我国电力行业从供需两端发力,意味着我国电网建设要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2)电网十四五期间投资规模超6万亿,智能电网迎千亿规模市场空间十三五期间(-),我国电网投资2.6万亿,相比于十二五期间1.6万亿的投资规模增长近60%,我国电力系统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据国家电网董事长预计,在碳中和的能源转型背景下,我国十四五期间的电网投资规模可能超过6万亿,市场空间广阔。面对规模巨大的电力系统,就必须要提升电网系统的智能程度,才能让电力系统更加高效运转。智能电网是指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利用先进技术,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电网系统,其本质是以电网输配电等环节的智能化建设解决能源供给侧存在的相关问题。具体来说,智能电网有保障电力资源调配、供应稳定和减少损耗的作用。年至年,智能电网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规划总投资1.4万亿元,其中智能化规划投资亿元,占比为12.5%,十四五期间,智能电网的行业规模将达到千亿级别,复合增速在20%左右。二、配电网节能助力电力部门碳中和,年均市场空间可达亿以上1)配电网节能是电力行业碳中和的重要抓手电力行业是碳排放量是我国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年占比在50%以上,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点减排部门。此外,电力部门的减排目标,在能源活动减排中的比例超过40%,承担着碳中和过程中最重的减排任务。而配电网节能,则可以帮助电力部门深度脱碳:配电网节能可降低配电网节能损耗,提供节能改造和能效综合治理解决方案;可有效解决线损率高(越能降低30%)、无功损耗大等问题。因此,在碳中和背景下,配电网节能可有效帮助配电网低损耗节能,助力电力部们深度脱碳。从配电节能的内容上来看,可分为三个部分:从上图中不难发现,配电网节能从数据、软件、节能型硬件设备上全方位助力电力部门实现节能减排,是降低电网节能降损的重要手段。2)线损率与国外相比还有提升空间,每年市场规模超亿线损率是用来考核电力系统经济性的指标,指电力网络中损耗的电能(线路损失负荷)占向电力网络供应电能(供电负荷)的百分数。而配电网节能通过提供电网节能降损的综合解决方案,可降低约30%的线损率,可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从目前的发展进度来看,年我国线损率为5.9%,虽然已经达到《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到年,电网综合线损率控制在6.5%以内”的目标,但是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日本、韩国、德国平均线损年平均线损率为4.12%。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差距说明国内配电网节能市场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测算,未来全国配电网节能市场空间每年可达亿以上,是碳中和背景下增长空间较大的细分市场。三、总结南方电网公司发布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方案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网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调控,提高新能源并网质量和效率。我国能源转型需要电力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电网十四五期间投资规模超6万亿,智能电网迎千亿规模市场空间。配电网节能助力电力部门碳中和,年均市场空间可达亿以上,是电力行业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