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清洁 >> 清洁发展 >> 正文 >> 正文

小心小便池里的苍蝇,小心辛迪加数据

来源:清洁 时间:2024/10/18

今天,越来越多的团队和个人开始使用大数据来进行决策,而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如何避免“辛迪加数据陷阱”。

关于“数据分析”,国内的专家喜欢讲“荷兰小便池里的苍蝇”这个案例。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机场男士洗手间小便池的周围总是很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家在小便池中添加了一个特殊设计–苍蝇!(如图)。通过测试,发现尿渍四溅的不卫生状况得到了80%的改善。于是,这一数据成为了管理咨询专家经常引用的数据,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辛迪加数据”。于是,管理者终于放心了,因为这一问题解决了。可是,这个问题真的在“大数据”都验证的情况下解决了吗?

时至今日,你会发现世界上99.99%的机场小便池都没有这种苍蝇的设计,连中国强大的淘宝上也没有这样的产品出售,这就奇怪了。这时,数据专家会继续告诉你,现在小便池里的苍蝇已经被“足球门”或“清洁球”替代了。这是真相吗?如果你信了,就又错了。

这个问题的解决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欧洲男人其实是坐着小便的。在德国和荷兰等地,站着撒尿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原始习俗。无论是在咖啡馆、电影院还是私人住宅,在卫生间里通常都能看到禁止男人站着小便的醒目标志,甚至还设置了提示语音。现如今,连我们的近邻日本也有几乎一半的男性在家时坐着小便。二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小便池的设计更加科学,现在小便池的设计流线已经可以有效防止飞溅问题了。

前几天,我又听到一位大V级专家在网上直播课上讲这个故事,据他本人说他是中国第一个讲述这个故事的人。我查了一下,这个故事首发于年现代青年第10期,作者叫周云龙,文章题目是《小便池那只苍蝇》。而如果真如这位大V所说,他早于这个时间就在中国讲出了这个故事,那么从年龄推算,他当时应当是上高中。这个后浪啊,真是英雄出少年!

这是一个典型的“辛迪加数据”陷阱,而这又回到了问题的源头,我们需要解决小便池飞溅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思考原因所在,而不是简单地借用数据分析来指引方向。或者换句话说,你需要用管理学思想去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即精通管理内核又精通数据建模的人显然是稀缺的,但你想真正解决问题,只有这类人才能防止你落入“辛迪加数据陷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