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产部办公楼上有一个性格开朗的杨大姐,年龄在50左右,一米五的个子,负责整个三层楼的卫生。
她每天早上7:00准时到厂里,穿着带跟的鞋,上楼的时候鞋跟磕在水泥地板上,发出“咔咔”的声音。每当“咔咔”声响起,我就知道她来了,我一般都在7:00以前到办公室。她到值班室后脱掉外套,然后拿着热水壶到水房打水,边走边哼着歌曲,虽然五音不全,但能看出来她今天非常高兴。有时候水房还有门卫室的值班人员来打水,她就和来打水的人聊天,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都能聊上几句,看得出来她是个热心肠的人。
打水回去后她插上电热水壶开始烧水,然后吃早餐。8:30准时打扫卫生,先用扫把仔仔细细的扫一遍,从一楼到三楼,每一个死角都不放过,干活的态度非常令人敬佩,扫完地接着开始拖地,从三楼拖到一楼,再从一楼拖到三楼,连续拖两遍,下午也是一样,我们是重工业企业,粉尘相对多点。有时候前面刚拖干净,后面又被来来往往的员工踩脏了,看见踩脏的地面她又返回去重新再拖一遍,路过的员工都不好意思了,但她总是笑着说没关系,要是遇到性格不好的清洁工可能要被埋怨几句了。
有时候和杨大姐聊天的时候,谈到她目前的工作,她说自己没文化,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还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只能做这种工资不高但还算轻快的工作,厂里到家也比较近。
至此,我才知道大姐每天提前一个小时上班的原因是她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别的工作受身体原因和文化水平的影响没法胜任,感觉这份工作虽然繁琐点但最适合她。
大姐家里还有一个80岁的老母亲。大姐很孝顺,早上上班前给老母亲烧好热水,做好早餐,并把午餐一块做好,一切准备停当后才放心的上班去。下了班又匆匆忙忙的骑车赶回家给老母亲做晚饭,晚上睡觉前,待老人泡完脚后再上床休息。
每年公司都会组织职工为“父母洗脚”的活动,这种传统“孝”文化已经延续了很多年,倡导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活动结束后,公司会发一些纪念品如洗脚盆、大米和花生油等。在每年的宣传栏上都能看见大姐给母亲洗脚的照片,心里一直非常敬佩她,十年如一日的孝敬母亲,没有一句怨言。
和她比较,我经常会感到惭愧,结婚后在外地安了家,在私企上班每个月的休息时间不多,回老家看望父亲的时间寥寥无几。年我把父亲接到工作的地方,他只住了半个月就要赶着回去,他说家里既要种地又要养猪和牛,忙不过来。任凭我怎么说,怎么劝,就是要回去,最后没办法,我给他买了回老家的火车票让他独自回去。看着父亲慢慢走上火车的背影,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里面描写的场景,不同的是这次换着我送父亲离开。到老家下了火车,我三姐已经在火车站外等着他了,他安安全全的到家后,我才放下心来。
这些年他非常辛苦,母亲走得早,家里家外全靠他一个人张罗,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出现了一些老年病:脑梗阻、脑萎缩和白内障。去面做了白内障手术后,效果还不错,就是担心他的脑梗阻,一旦发病,就可能造成瘫痪,严重的话会成为植物人。在服用药物保养的同时,我们都极力劝阻他在家好好休息,但每次他口头上都答应得好好的,转身又开始干活了,种了一辈子的庄稼,在家闲不住,他说老让他这样闲着浑身难受,没办法也只能让他做点轻快的小活。
本来今年打算回去陪他过年的,但因肺炎疫情影响,只能等过完年,天气暖和了再回去陪陪他,陪他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希望这辈子少留点遗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