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可能会在各种场合反复听到“涂氟”和“窝沟封闭”这两个词,有些家长可能会有点懵,涂氟和窝沟封闭都是防龋的,有什么不一样吗?两者要怎么选呢?是不是二选一就够了呢?想要理清这些问题,这就不得不讲到二者的原理和区别。
1
涂氟
简单理解就是,儿牙医生给孩子清洁牙齿后,在牙齿表面涂布一层氟化物。在24小时左右的时间内,氟离子会缓慢地释放出来。
释放出来的氟离子,一方面可以和牙釉质里面的羟基磷灰石结合变成氟磷灰石,后者可以更好地耐受细菌产酸的腐蚀;一方面,氟离子又可以抑制致龋菌的生长,同时氟还可以阻止牙齿脱矿、促进牙釉质的再矿化。
龋齿的形成
龋齿的发生过程就是细菌结合食物产酸,酸又可以使牙釉质脱矿,脱矿的牙釉质会变软并且脱落——这就开始出现龋洞了。失去了牙釉质强力的保护,牙釉质里面的那层牙本质对酸的抵抗力简直是渣得很,龋损就会突飞猛进地攻城略地。
在脱矿阶段,牙釉质的伤害是可逆的,通过再矿化,牙釉质还可以恢复以往的坚挺。氟化物在这个阶段可以减少牙釉质被酸腐蚀的几率,同时减少牙釉质脱矿和促进其再矿化。
那需要频繁给孩子涂氟吗,比如一个月一次?
这倒是没必要,建议小朋友从3岁开始,每隔三个月涂一次氟。
孩子3-6岁尤其要做好涂氟防龋工作,因为在3岁左右,孩子的乳牙基本上就完全萌出了,到6岁的时候会开始替换恒牙,所以从3岁到6岁这个阶段,是宝宝的乳牙最容易得龋齿的阶段。
2
窝沟封闭
观察乳磨牙和恒磨牙,我们会发现咬合面沟沟壑壑、高低起伏。这些窝沟和牙尖对于咀嚼功能和咬合关系的建立、甚至颞下颌关节的发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从图片上可以看到——发育沟的纵切面不都是像小水沟那样呈倒三角的形态,很多都是口小底大的“烧瓶型”,甚至是弯弯曲曲的隐秘“地下河”。
窝沟形态分类
这样牙刷的刷毛根本进不去这样的缝隙里,但是食物残渣和细菌可以进入并残留,如果不处理这些缝隙,迟早会发展成龋齿。
这就需要我们利用良好的流动性和粘接性的填充材料,预防性地封闭这个缝隙,让窝沟龋的发生率大幅降低。有一个长达15年的研究评估和推测,没有做窝沟封闭的六龄齿发生点隙窝沟龋或者充填的几率比做了窝沟封闭的六龄齿高7.5倍!
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做窝沟封闭呢?
窝沟封闭,大体上会分三个阶段:
①乳牙期:3-5岁,八颗乳磨牙。只要乳磨牙完全萌出、孩子可以配合就能做了。
②六龄牙期:6-7岁,四颗六龄齿。
③第二恒磨牙期:12-13岁左右。六龄牙后面那颗恒磨牙,一共四颗。
由于每个孩子牙齿生长时间有所差别,建议根据口腔科医生建议的时间做窝沟封闭。
当然了,除了这三个阶段、这16颗牙齿外,其他的牙齿或者这些牙齿的其他面,如果有比较深而窄的窝沟,也是可以一起封闭的。
3
涂氟VS窝沟封闭该怎么选?
窝沟封闭和涂氟两者并不矛盾,对于患龋风险高容易蛀牙的孩子,即使做了窝沟封闭,也需要定期进行涂氟,给牙齿双重保障。
窝沟封闭和涂氟是两种龋齿的预防措施,儿童齿科医生表示——两者是可以同时开展,具体需要做哪个,建议听从医生检查后的建议。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患龋齿的可能性大,也可以在窝沟封闭的同时配合涂氟进行治疗。
4
说在最后
并不是孩子定期涂氟、做了窝沟封闭就不会龋齿了,日常口腔护理照样不能丢哦。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使用牙线,都是预防龋齿的重要方法。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