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长有约
“秘书长有约”栏目旨在探讨行业热点难点,分享企业先进经验,展示物业管理正能量,共同推动行业创新发展。本期的“秘书长有约”,我们对话普渡科技创始人兼CEO张涛,听他分享普渡科技商用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宏图。本栏主持:吕维主持人:吕维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嘉宾:张涛普渡科技创始人兼CEO
“任何成功没有捷径,机器人行业拒绝噱头,踏实做好技术和产品,做对社会有用的机器人,是普渡始终的追求。”这是与普渡科技创始人兼CEO张涛的对话中,让我记忆深刻的一句话。
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拥有超过60项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专利,先后创办国内头部科技媒体雷锋网和家庭服务机器人公司……张涛的履历充满学霸气息,更展示了他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的天赋。
年,张涛创办了普渡科技。在这五年里,普渡科技坚持以创新驱动商用服务机器人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专注自身“内功”的修炼,先后推出了智能送餐机器人“欢乐送”、高端送餐机器人“贝拉”、主打呼叫通知功能的配送机器人“好啦”、配送迎宾二合一机器人“葫芦”、商用清洁机器人“CC1”等多款产品,这些产品在各行业有着众多的使用场景和增长空间。
“普渡一直重视技术,人人都是技术控。”张涛说这话时颇为自豪。在他看来,正是基于团队优秀的创新研发能力及出众的生产制造能力,普渡科技服务机器人的整体出货量才得以不断增加,覆盖多个商业场景,颠覆了用户体验,在国内外稳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而随着人工智能、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技术的纵深发展,不仅提高了服务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及场景适应能力,也加速了服务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如何将机器人更好的应用到物业设施设备升级和清洁服务中,提高物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正是张涛思考的问题之一。就在前段时间,普渡推出了清洁机器人“CC1”,刚一上市就备受物业企业青睐。
五年时间,普渡科技实现从0到1,一路领跑,为餐饮、零售、物业等行业的商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变革带去无限的可能,为商用服务机器人产业注入澎湃动力。
张涛说,他有一个大大的梦想,就是针对不同服务场景打磨新品,推动人工智能与商用服务机器人前沿技术的深度结合与创新,实现用机器人提升人类生产生活效率,成为全球最强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公司。
那么,张涛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又是如何带领普渡科技在短短几年时间取得如此成绩?这一路走来经历了什么?本期的"秘书长有约"栏目,我们一起来探寻普渡科技商用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宏图!
吕维:欢迎张总走进本期的“秘书长有约”栏目,开始采访前,我想先问您一个问题,您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涛:这个问题我也经常问自己,就像圣人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尤其是公司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时,需要时常的自我总结和反思,回到您的问题: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追求极致,敢想敢做,善于学习,心态良好的人。
俗话说“求其上者得其中”,在普渡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对自己和团队也一直是高要求高标准,这样才有公司的飞速发展。五年来从初期几十人发展到现在几千人团队,产品侧我们在配送领域推出“欢乐送”等广受好评的产品后,最近也发布了“CC1”清洁机器人,后续也会有更多清洁领域的商用机器人推出!
“心态决定成败”,我也经常给自己做积极的心理建设,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再多一些坚持,多一些思考实践,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永远不缺少问题,积极良好的心态,也是作为创业者必备的品质。
吕维:“追求极致,敢想敢做,善于学习,心态良好”看得出张总身上散发的正能量和企业家那种敢闯敢拼的精神。创业特别辛苦,也特别不容易,那当初是什么原因驱使您走上了商用服务机器人创业之路呢?
张涛:源于热爱!我在读书时期就感受到自身对机器人的热爱,并开始创业。在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研读硕士期间,我的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拥有超过60项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专利,也先后创办国内头部科技媒体雷锋网和家庭服务机器人公司。
年初我意识到:商用服务机器人上下游都处于不成熟转向成熟的拐点,创业时机到来。凭借着商业嗅觉和满腔的创业热情,我创办了普渡科技,希望能够通过创业把技术和商业结合,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瞄准时机,普渡科技不到5年就成长为商用服务机器人标杆企业,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我们提倡发明家精神,坚持产品创新,智能送餐机器人“欢乐送”刚推出就获得德国红点奖;这些明星产品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普渡科技的每一款机器人都坚持做到技术行业领先,不管是导航算法、多机调度、感知避障算法,还是机器人减震等。
公司也在快速发展中,普渡科技现有员工+,除了深圳总部,还在北京、成都等城市拥有子公司12家以上。年7月至8月,普渡科技获得过亿元B轮融资,以及近亿元B+轮融资,并在年5月和9月分别完成C1轮和C2轮融资,C轮累计融资额近10亿元。
即便如此,创业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就像前面所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做的事情是大致正确的,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再多一些思考实践,以平常心对待,问题就总有办法解决。
吕维:短短五年取得如此成绩确实不容易。我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