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糖营养丰富,容易变成细菌的“培养基”;甘蔗是制糖原料,泥土中的重金属易富集到甘蔗根部污染红糖成品;外观成色好的红糖可能还会用二氧化硫进行漂白护色而造成残留。
那么,红糖的安全性到底如何?消费者是否需要担心细菌、重金属、二氧化硫这些安全性问题?
年1月,《消费者报道》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了15款主流的红糖产品,为你一探究竟。
测试产品
测试指标
菌落总数、重金属(镉、铅、砷)、二氧化硫
测试结果
1、正北、王锦记等2款菌落总数分别达到cfu/g和cfu/g,高于《QB/T-红糖》行业标准(≤cfu/g),不过,它们分别执行的商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商业标准无法查看,国家标准暂无菌落总数要求。
2、甘汁园、小钟工坊、古方、九芝堂和青源堂等5款菌落总数均<10cfu/g,卫生状况相对较好。
3、15款红糖均检出重金属砷,王锦记、小钟工坊、太古、九芝堂和舒可曼等5款同时检出2种重金属,不过,上述重金属的含量均在标准范围内,消费者无需太过担心。
4、另外,仅有古方和舒可曼等2款存在二氧化硫残留的问题,残留量分别为12mg/kg和13mg/kg,但也符合标准(≤mg/kg)。
2款红糖菌落总数过高
据本刊的不完全统计,在近5年市场监管部门的抽检数据中发现,有43批次红糖抽检不合格,其中,有11批次为菌落总数超标。
资料显示,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并非致病菌,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不过,如果食品菌落总数超标,说明其产品的卫生程度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过量的细菌”还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
在健康层面上,如果消费者食用微生物严重超标的食品,很容易患痢疾等肠道疾病,严重者可能会引起呕吐、腹泻等。
目前,《GB/T-红糖》国家标准并未对菌落总数作出要求,不过,更严格的《QB/T-红糖》行业标准规定,红糖菌落总数必须≤cfu/g。
送检的15款红糖虽均未采用《QB/T-红糖》行业标准进行生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