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质量管控做到位,何愁产品质量没保证?(原创干货)
—·—前言—·—
在某些企业认为:产品质量不合格,是因为质量部门检验不到位导致的,其实不然,产品质量是不是满足规定(1-产品质量标准,2-与客户的商定)的要求取决于生产过程,因为产品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检验只是验证做出来的产品与规定的要求相互之间的一致性(符合性),比如产品做出来是圆形的,不可能检验后就变为方形了。
检验只是一种手段,是一种通过规定的方法证明做出来的产品各项指标与规定的要求相符合的手段,检验决定不了产品的质量特性,检验只是判定产品质量特性是否符合的手段,决定产品质量特性的是生产过程,生产把产品做成圆的它就是圆的,生产把产品做成方的它就是方的,生产把产品做成甜味的它就是甜味的,所以要想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就必须从过程开始管控,包括设计质量、采购质量、生产质量、仓储质量、运输质量,设计部门相当立法部门,(生产、采购、仓储、运输)部门相当执行部门,质量部门相当执法监督部门,所以产品质量取决于过程的管控而不是等到事后检验控制,即使事后全检,也只能是判断符合与不符合而已,但控制不了产品的质量特性。
那么,对于生产阶段的质量管控,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展呢?我们都知道影响生产阶段产品质量的因素包括:
人—作业人员的操作符合性、管理人员的管理指挥符合性
机—机器设备的性能稳定性
料—原辅材料的质量符合性与稳定性
法—操作规程、工艺(图纸)的符合性
环—生产环境的符合性
管—生产过程的管控(监督)要到位
对于“管”这方面,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件产品质量管控
首件检验的定义
针对每次开机生产的第一件产品按照首件质量标准的要求检验确认,以证明首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首件检验的目的
●验证开机生产的第一件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及时发现质量上的缺陷,及时查找原因,及时修正,防止批量生产过程中出现批量性的不合格品
●提高作业人员的责任意识、自检意识、质量意识
●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不合格率
首件检验的时机
●每天上班开机生产时
●生产条件发生变更时比如原辅材料、作业方法、作业环境、作业人员等
●转产开始生产时
●换班开机时
●因某种原因停机后重新开机
●设备故障修复后重新开机
首件检验的管理要求
●首件检验合格后批量生产前必须及时填写首件检验的记录
●生产管理各级人员必须要巡查首件检验是否按照规定执行以及执行是否正确
●过程品控人员必须要监督检查首件检验是否按照规定执行以及执行是否正确
首件检验判定的依据
●首件质量检验标准(或者叫工序质量检验标准)
首件检验的执行人
●岗位的作业人员
首件检验异常处理
●首件检验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查明原因
●根据导致首件异常的原因进行调整修复比如调试设备、更换原辅材料、比对作业程序或方法是否正确等,必要时上报直属领导,予以协助调整
首件的对象
按照生产工艺流程明确的需要进行首件的工序点或步骤点
过程产品质量自检
过程自检的内容
设备的运行情况
所使用的物料
作业的环境
岗位出来的产品质量
过程自检的目的
不使用不合格品
不制造不合格品
不流出不合格品
过程自检的依据
工序产品的质量标准或样品或图纸
工序的生产作业指导书
过程自检执行人员
作业人员
过程自检发现的不合格品管理
自检发现的不合格品,务必要及时挑拣出来,放置到指定的容器中或放到指定的位置且醒目标识,防止被再次使用或错用或误用
若发现存在连续性的不合格品,一定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及时上报工序的班组长,由班组长负责及时处理
过程自检发现的异常
过程自检发现的异常比如设备工艺参数不符合要求,要及时调整设备的工艺参数恢复到管控范围,同时检验发现前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必要时告知现场管理人员确认。
过程产品质量互检
主要是上下工序相互检验,以确保过程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所以对于流通到本工序的过程产品在使用前必须按照要求进行质量检验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过程产品质量互检的内容
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产品
互检的目的
杜绝使用不合格品
向上道工序反馈不合格品
互检的依据
工序的生产作业指导书、图纸或样品
互检的执行人
岗位作业人员
互检发现的不合格品
对于流通到本工序的过程产品质量检验确认结果发现不符合要求时,一定要及时反馈到上一工序,以便上一工序及时查找原因,及时调整修复,防止出现更多的过程不合格品
若两个工序距离相距比较远的情况,可以及时报告现场管理人员,由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反馈到上一工序
过程产品质量巡检
过程产品质量巡检的内容
各工序生产出来的半成品
巡检的目的
验证作业人员的工作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帮助作业人员发现不合格品
提升作业人员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
引起作业人员对过程质量的重视
巡检的依据
工序产品的质量标准或样品或图纸
工序的生产作业指导书
执行人
生产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班组长→领班→车间主任→生产经理),只是不同级别管理人员巡检的频次不同而已
质量部门过程质量管理员(IPQC)的专业巡检
巡检的管理方案
巡检的频次
巡检的方法
巡检的抽样量
巡检的记录
巡检用的工具
巡检的关键时间点
开机时
换班时
转产时
生产条件变更时
下班前
吃饭前
巡检发现的不合格品
巡检发现的不合格品一定要及时告知工序人员,已引起工序作业人员和班组长的重视,必要时给与讲解培训指导
将发现的不合格品务必要及时挑拣出来,放置到指定的容器中或放到指定的位置且醒目标识,防止被再次使用或错用或误用
备注:
1-生产各级管理人员的巡检同样需要保留巡检证据,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在过程自检记录上体现
2-质量部门的过程产品质量巡检的记录最好单独设置
3-过程质量巡检发现异常,务必要及时告知责任人,以便其查找原因,及时修复,必要时给与协助指导
过程工艺质量检查
过程工艺质量检查的内容
检查人:
—人的上岗条件是否满足
—人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
检查设备
—设备的工艺参数是否符合
—设备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物料
—检查所用的物料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比如物料的质量、保质期、清洁度等
作业方法
—检查作业方法、顺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作业环境
—检查作业环境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比如温度、湿度、静电管理、通风情况等)
过程记录
—检查过程记录填写的符合性、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
目的
确保工艺执行的符合性,杜绝违规违章操作
及时发现违规违章操作,及时修正修复,防止违规违章现象进一步严重化和扩大化
有效保证过程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有效的产出率和有效降低过程成本
不断提升作业人员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合规意识
依据
工艺技术标准
执行人
●作业人员(负责所在的岗位)
●班组长(负责所管辖的工段或工序)
●生产各级管理人员(负责所有的工段或工序)
●质量部门的过程质量管理员(定期巡查各工段或工序)
异常处理
过程巡检发现的异常务必要求责任人及时调整修复,必要时给与相应的讲解培训指导,同时要跟踪验证责任人调整的结果符合要求后方可离开
过程巡检发现的异常班后要汇总整理,作为班前会、定期的质量例会、生产例会的输入内容之一,进一步提醒作业人员及各级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401.html